“今年上半年的热词之一就是降价。”在近日举行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如此总结道。 的确,虽然年初一度出现短暂回调,但硅料价格上半年整体出现急跌情况,相较去年最高价降幅超过78%。 导致降价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扭转,硅料因而成为眼下光伏产业因快速扩张而致使产业链价格下滑的典型环节。 不过,近期腰斩的硅料价格终于进入了平稳运行周期,连续三周企稳微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7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本周,硅料价格继续小幅上涨,P型硅料涨幅超过N型硅料。N型料价格区间在7.0万-8.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7.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2.0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6.3万-7.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7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2.59%。 对于这一价格变动,硅业分会解释道,近期,随着终端装机需求的刺激,硅片采购市场变得活跃,下游硅片企业频繁签订大单,一线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因此,上游原材料库存向下游转移迹象明显。 硅业分会做出预测,当前的硅料价格已经基本贴近生产成本,随着下游需求的拉动,库存压力减轻,预计后续价格将维稳或维持微涨态势。 事实上,业内仍然关心硅料的后续走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述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吕锦标对于下半年硅料价格走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会有一些回调,但幅度不会很大,整体将保持供应充足的局面,价格将稳定在合理低位。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超过了6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5%。 “但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的新项目并不多,不到30万吨,并且其中有三个项目是从去年开始分批投产的,多晶硅供应环比增长并不多。”吕锦标谈到。 在他看来,之所以上半年硅料价格大幅下跌,供应量的增长是一个重要驱动,但同时,交易方式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吕锦标追溯从2021年至今的多晶硅交易走势后发现,几次价格上涨,上下游企业的多晶硅交易方式都是以长单为主。“去年11月底开始多晶硅价格出现下滑,彼时本应履行长单的合作企业没有执行,一直拖到12月底才恢复购买。” 而年初至今,没有企业执行长单,为了压低库存,下游企业保持一周或2至3天按需购买的节奏,这放大了硅料价格的下跌。 尽管上半年硅料价格已经进入下跌通道,吕锦标却明确表示,“今年下半年新项目基本不会有意延迟投产,但也不会去赶工期。” 总体来看,下半年的多晶硅项目将增多,预计有140万吨的投产规模,放量生产预估可以达到90万吨。考虑到需求限制可能出现的负荷调整,下半年预计将有70万吨的实际产出。 根据吕锦标预测,今年全年多晶硅消耗量约在130万吨,多晶硅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 由此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的主旋律将不会改变。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包括光伏产业在内,过剩终将是不可避免的状态。国金证券新能源与汽车研究部首席分析师姚遥认为,光伏行业过剩才是常态化。“‘供大于求’并不可怕,在过剩状态下,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的区间中,企业之间的差异才能拉开。” 尽管上半年硅料价格跌跌不休,但企业还没有大面积退出或停产,没有出现不计成本的抛库存。对此,姚遥表示,“随着下半年的投产增多,年底企业控制库存的时候,大概率还会有一定的价格拼杀。” 他预计,下半年到明年,硅料价格的理性底部区域将在每吨6万元到7万元。 对于全年价格走势,吕锦标总结道,“多晶硅价格的低位企稳有利于刺激全球光伏装机的增长。但过低价格不会持久,也会伤害到终端。因此未来,调整多晶硅生产节奏,保持合理的上下游利用空间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