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文件。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此次两部门发布的调整出口退税的方案,旨在通过优化政策引导国内产业竞争,维护国内产业发展需要,倒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的升级迭代。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国内产业发展的导向有关,与国际竞争和产业发展有关。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国家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而采取的不同刺激政策,一般情况下经济差的时候,就提高退税率,经济好了,就降低退税率;资源、农业等不鼓励出口的产业退税率下降,高科技行业退税率上升。 保障国内产业发展需要 按照网络公开信息,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一般是指泔水油、地沟油等废油脂原料经过精炼提纯后,生成的工业级混合油,即UCO。UCO是生产生物柴油或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的重要原料,取消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有利于中国国内的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生产企业获取原料,提升项目竞争力。 相比传统航空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可以减少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关键。取消出口退税后一方面可以给国内新建设加工企业增加原料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截止到11月,国内有17个SAF项目公示,涉及总产能542万吨,其中四川天舟、宏坤能源、君恒生物等新建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废弃油脂。 自2023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食物油(UCO)出口国,年出口量超过200万吨,占国内废弃食用油生产的一半以上。而今年1-7月出口总量已经达到158万吨,超出去年全年同期102万吨。中国废食物油市场发展潜力大,但市场发育相对较晚,国内外价差过高驱动出口商大量出口废食物油。随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废食物油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进一步深加工成为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倒逼行业升级,为优质企业腾挪市场空间 国内成品油、光伏、电池等产品均已经出现过剩状态,部分企业发展完全依赖于出口退税,也因此采取成本价出口方式,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问题。淘汰掉这部分纯粹靠“价格-战”来生存的企业,这是要推动行业的去产能。 通过降低出口退税,让部分无成本优势的企业退出市场,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为优质企业腾挪市场空间。在今年4月份的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供给侧的政策也提出了新要求,“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就是其中引导行业退出“内卷式”恶-性竞争重要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并不一定会抑制出口,反而可能会刺激企业通过其他手段提高出口能力,更好的适应国际竞争。比如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早在2010年就已经有部分取消,2021年时再度取消23个类别的出口退税,但此后几年钢材出口呈回升态势,2024年出口量有望再创新高。 宏观视角下或是应对更复杂国际竞争的前置手段 特朗普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后,目前正在组建自己的政府架构,多名对华强硬派有了“一席之地”,这也就意味着2025年中国在国际贸易商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通过退税政策的调整,或是应对政策之一。 出口退税政策下,国外可以获得价格更为低廉的商品,也就是说海外消费者享受了中国纳税人的补贴,但政府层面还在利用产能过剩反过来指责中国“倾销”。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即是调整国内行业发展的举措,也是利用前置政策的手段减少在未来博弈中可能受到的影响。 对商品市场影响更多为脉冲性难改长期趋势 政策的调整短期而言会改变国内供需格局,国内供应增加而国际供应减少,这会显著改变国内外商品价差关系,这一点在铜铝上表现更为明显。以铝为例,周五伦铝大涨8%,而国内铝价反而下跌。中国电解铝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接近60%,中国的政策显然会对全球供需产生极大影响。 铜、光伏、电池等亦有类似效果,但因产业结构的不同,产生的影响力会有明显差异。 政策对商品的影响更多是脉冲性的,影响的是价格中枢,但长期看,价格的波动仍会回归基本面,延趋势的方向运行。 |